搜索
搜索
#热门搜索#
科研诚信
诚信
高校
党校
社科联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数据库
省社科联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专题读书班
2021-10-07

712-13日,省社科联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专题读书班通过个人自学+专家辅导+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前期个人自学、
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712,省社科联邀请省委党校关润华教授为机关全体党员进行专题授课,授课题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石坚,党组成员、副主席金虎和机关全体党员参加授课。
            
  关润华教授主要围绕
讲话的框架和热点系统把握讲话的主要内容深入把握讲话的创新点、关键点、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实践要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专题授课,授课全程精彩纷呈,很有启发和感染力,大家听了很解渴、很受用,收获很大。
  713日,省社科联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张国清在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宣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工作部署会暨宣传思想工作推进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专题学习,党组书记、主席石坚主持会议并讲话,其他党组成员围绕分管领域进行研讨发言。与会领导交流学习心得、开展专题研讨、畅谈落实举措,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工作组沈慧然同志列席会议。
  石坚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社科战线要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彰显忠诚担当的政治本色。当前,要将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社界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全省社科界要将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紧密贯通起来,加深对学习的理解和感悟,在吃透精神上下功夫,在知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要把讲话精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提升开启新征程的信心和勇气要将学习总书记讲话纳入“辽海讲坛”活动之中,重点围绕百年奋斗主题、永远跟党走主题、百年成就主题、全面实现小康主题等开展宣传释活动结合百名社科工作者进基层活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党的历史成就、脱贫攻坚成就等宣讲,要按听众对象、场所等精心组织专家和讲授内容,充分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讲好身边人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座谈研讨,营造浓厚氛围量力而开展理论研究,要从学理上加强对讲话精神研究阐释,例如,如何理解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价值、正确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组织力量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这是社科工作者的根本原则,努力在讲清理论渊源、理论脉络、理论品质、理论内涵上下功夫,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石坚强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理念,也是社科工作的底线,必须坚守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要切实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要求、纪律要求来抓好、抓实、抓到位。继续强化对社会组织内刊资料管理,落实出刊前置审查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批制度。加强对责任范围内期刊、网站、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讲座、论坛、学术活动、成果评奖等的监督管理,确保社科联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可控。在安排学习“七一讲话”和党史教育等讲座,要认真把好专家学者准入关,不要给别有用意的人提供舞台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领导权,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形势分析研判专题会议,提升防范风险意识,增强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能力,加强思想理论热点的辨析引导,有力有效正本清源,积极引导全省社科界、社科学术团体围绕大局积极作为。
  石坚要求,抓住机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赶上难得的时代机遇。当前,一方面是我国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另一方面,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两者同交织,相互激荡,这些都为我们做好社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舞台,也提了新的使命和要求。新时代必然孕育着新理论,也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新形势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更重筑牢新发展理念新发展任务,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任务更重站在新起点上,加大社科人才培养,推动建设社科强省的任务也更重。面向未来,切实地担负起我们的使命担当一是要在服务发展上有担当。我省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建议中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新时代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的任务,目标宏伟、任务艰巨。社科界肩负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使命,各地社科联要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上不负担当,积极引导社科工作者服务实践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上来,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中服务发展实践,围绕发展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学理辨析和路径研究,既要讲好怎么看,更要讲好怎么办,在咨政建言有所作为,同时也要引导学者深入基层调研,将我省的实践提炼成创新性的理论和意识上有所作为,真正把文章写在辽宁大地上,写进时代课题中。二是在当好桥梁和纽带上有所作为。要充分体现为民情怀,深入所属社会组织和所联系的社科工作者开展调研,听取他们工作和发展中的问题,研究新情况,帮助解决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有效解决社科工作者最急需、迫切的需求,充分发挥好党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上有所作为。今年我们对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工作做了系列工作安排,要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好。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在登记学术活动、重大事项、涉外活动、内部出版物、网络宣传阵地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规范化建设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省社科联已经下发制度,各地可参照建立换届提醒机制、协作组互动机制等正在实施,目的是提升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简化和完善日常管理审批工作流程,建立在线咨询、网上申报快递送达等工作模式,努力提升服务社会组织管理效能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社会组织非营利性专项整治工作等。社会组织的优势在于活弱点在于散,如何将各自为战的社会组织聚拢起来激发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定力。作为社科工作者之家,组织向心力就是社科联生命力,专家学者的归属感就是社科联价值观,围绕这个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和管理,能提供创新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四是在社科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人始终是一个紧缺的资源,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成果奖评选、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社科研究课题立项(包括青年社科课题)、学术活动征文评选、青年社科工作者沙龙、重点论坛等平台建设,起到了引领和集聚人才的作用。近期我们还将联合财政厅、宣传部、教育厅等下发社科研究经费管理办法,目的是给社科研究人员松绑。推动社科界出成果、出人,这方面我们还得聚焦,要尽力去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现阶段要从个方面着力一是建好平台,没有平台就吸引不了人才,形成不了团队,要注意发挥好团队的整体优势,包括选题和研究二是注重青年社科人才培养,省社科联下达了优秀人才的选拔实施办法,各地可因地制宜参照,目的就是激励青年社科人才成长,为发展社科事业储备力量三是综合用好论坛、讲坛、学术活动、期刊等平台载体着力发现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快推动形成人成长的地效应,聚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四是要强化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党对社团工作的领导,要把党的导贯穿到社科事业和社团工作的方方面面,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要加强“四力”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推进服务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信息化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更好的服务好广大社科工作者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独立允许非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到头了
  • 热门资讯
  • 个人案例
  • 单位案例
相关推荐
快速链接